2014年经营概况:2014年收入76亿人民币,增长12%。股东应占溢利4.83亿元人民币,增长3.65%。每股收益人民币0.23元。每股派息0.09港元。制冷剂销售收入32.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10%。对外销售20.6亿元人民币,占2014年收入35%。
毛利水平维持16%左右,相比同行略高一点:东岳集合了氟化工上下游产业链,在内部物流成本、运输成本、包括原料运输成本,是有优势的。
而产品结构方面是上下游的,比如制冷剂和PTFE,包括含氟聚合物,这样的产品结构是比较好的。
关于同行整合R22产业链:R22巨化股份目前产能9.3万吨,东岳是22万吨。国内由于受配额影响,并有部分产能要大幅度削减。中国于1991年签署加入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》,2007年第19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加速淘汰HCFCs的调整方案,要求对HCFCs实施生产和消费的淘汰时间为:2013年冻结在2009-2010年产量的平均水平上,以该水平为基准,2015年削减10%,2020年削减35%,2025年削减67.5%。所以对行业整合产业链这一情况也并不很理解。2015年行业里3家需要关停。
关于燃料电池膜进展:燃料电池膜仍在测试之中,目前不接订单,因为设备调试结果还不确定,要等待装备调试后的结果。氯碱电池膜,现在设备安装过程中,4月份会进入调试阶段,试生产。燃料电池膜的需求量会远高于氯碱离子膜的需求。
氯碱离子膜按计划在推进,现在是处于测试阶段,测试在国外进行,已进行测试了差不多3个多月。测试没有具体限定时间,会根据出现的问题安排。
东岳的燃料电池膜与同行相比:东岳的燃料电池膜与其他厂商基本处于一个水平面。公司现在引进国外装备生产氯碱离子膜,也是为生产燃料电池膜提供经验。公司生产燃料电池膜,但是不能确定组装是否放在公司还是客户自己组装。
公司业务精力方向:公司主要的PTFE、制冷剂等是收入来源,是不会变的。现在有几个新产品逐步投入市场,收入未定,所以不会放弃原有业务。
膜的业务还需要一步一步的按程序进行,不会改变计划。
PTFE的价格:2014年各种含氟材料都处于一个下降通道,从价格构成来看,基本已到底。从3月来看出现好转,去库存比较快,过去库存一个月不到就全部解决掉,价格也有上调迹象。
制冷剂价格:2014年价格处于合理区间,没有大的变动,公司也不期望有大的增长,以稳定为主。
开工率:东岳开工率在85%以上,一些小品种会低一些,主要品种集中在88-90%区间。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151020/20151020153752_88667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