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北京市太阳能资源情况
北京地区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4600~5700MJ/m2。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,年辐射量均在5600MJ/m2以上;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,年辐射量约为4650MJ/m2。
北京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~2800h之间,大部分地区在2600h左右。年日照时数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分布相一致,最大值分布在延庆县和古北口,为2800h以上,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,为2063h。夏季正当雨季,日照时数减少,月日照在230h左右;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,但比夏季要多,月日照在230~245h;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,月日照不足200h,一般在170~190h。
太阳能总辐射主要集中在4~8月,占全年总辐射的55.1%,是太阳能利用最佳月份。
通过测算,北京市如果按照最佳倾角31°敷设光伏电池板,年满发小时数为1087.45h,其中0°敷设光伏电池板的满发小时数为989.0474h。
二、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建设条件
政策
北京市的投资政策环境良好,根据能源局发布的《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》,北京市屋顶项目有下限无上限,鼓励建设分布式屋顶。北京市光伏补贴执行国家光伏补贴政策,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为0.95元/kWh。
《北京市朝阳区节能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》(暂行)对新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,年产量在50吨标煤以上的,按照项目年实际节能量,每节约1吨标煤的新能源给予600元的补贴。
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节能减排支持办法的通知》海行规发【2014】13号,凡纳入海淀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的项目,按期并网发电后,按装机容量给予业主单位0.3元/W的资金奖励,最高不超过100万元。
电站形式
工业产业园是北京建设分布式电站的最佳选择,目前北京工业和产业园区主要有:中关村科技园区(一区十园)、延庆(2个)、怀柔(2个)、密云(1个)、昌平(6个)、海淀(7个)、顺义(11个)、平谷(4个)、通州(13个)、大兴(14)个、丰台(2个)、房山(3个)、门头沟(1个),北京工业屋顶资源相对丰富,消纳能力较强,适宜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。
除屋顶外,农业光伏大棚也将是北京市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重要形式,特点是不占用土地、不改变土地性质,就近并网节约投资,建设形式多样,即可以依托原有大棚改造,又可以新建生态大棚与有机农业、观光农业结合。
另外,停车场车棚、充电桩、带储能的独立光伏电站都是未来北京发展分布式的方向。
布置方式
屋顶电站布置方式
一般情况下,最佳倾角的发电量最高,但是根据实际情况,混凝土屋顶以安装容量和发电量等多维比较中,选择最佳方案,并不一定选择最佳倾角方案。
在国际能源署(IEA)PVPS出版的“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快照”初步市场数据显示,无论是IEA光伏发电系统网络的国家,还是其他主要市场,去年全球已安装的光伏容量都从2013年的37.6吉瓦安装上升至38.7吉瓦。
随着连续二年的最大份额,亚太地区在2014年约占59%的全球光伏市场。虽然欧洲仍然在2012年代表这一全球市场的59%,其市场份额落到了18%,主要是由于欧洲市场缩减和不断增长的全球光伏市场。光伏市场在美国,加拿大和智利的增长引领了市场,中东仍然处于发展中的光伏市场区域,因为南非市场的增长,非洲安装量接近1吉瓦。
根据IEAPVPS,最重要的发展主要出现在中国,2013年下调为10.95吉瓦,2014年略有下降至10.6GW,这是因为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力的担忧。在2014年的第二大市场是日本有9.7吉瓦,超过美国6.2吉瓦和欧洲三大市场:英国为2.3吉瓦,德国下降1.9吉瓦和法国1吉瓦。该组织补充说,从建筑环境到大型地面安装的安装,PV找到它固有优势,使之适合于大多数环境。国际能源署光伏发电系统趋势报告将在9月公布。
![](/images/upload/image/20151020/20151020110906_62245.jpg)